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台 > 正文
打造一张靓丽的成都文化名片 9位青年作家及作品被发现被肯定
2018年5月29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5月28日上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联指导,《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主办的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现场揭晓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非虚构三大类9个奖项,田耳、张楚、王龙分获三大类主奖,郝景芳、西元等6人分获提名奖,9位作家抱走21万元总奖金。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青年作家》主编梁平,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裘山山,《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美文》杂志执行主编穆涛等嘉宾亲临现场,为获奖者颁奖,为年轻人加油助威,鼓励纯文学创作。

李敬泽在颁奖现场做了精彩的文学演讲,勉励广大青年文学创作者,多行走在大地上,时代里,山河间,行走在广阔无垠的人民生活之中。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在致辞中强调,成都独具深厚独特的人文气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生动实践,是文学青年挖掘城市崛起故事、实现自身成长的大好机会,成都将为文学发展作品产出提供更大支持。梁平代表主办方致辞说,对于获奖的青年作家,“我们将会进行持续、长期的关注和扶持,同时我们也会对更多优秀的青年作家,文坛新锐给予更多的关注,助推他们更快、更早地迈入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行列。”

众嘉宾为获奖者颁奖,为年轻人加油,鼓励纯文学创作。图为颁奖典礼现场。

田耳

张楚

王龙

获奖作家声音

1

中篇小说奖主奖获得者田耳:

因获奖确信“一直走在要走的路上”

“田耳是个戴着面具讲故事的人,也是个讲故事的魔术师,他总在寻求变化,从而赢得喝彩。他对自己笔下的文字和文学趣味有敏捷的预感和判断。”田耳小说《一天》摘得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主奖。

田耳,本名田永,湖南凤凰县人。他从200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迄今已在《人民文学》《收获》《联合文学》《中国作家》《钟山》《花城》《作家》《芙蓉》《天涯》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余篇,计两百万字,曾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田耳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幽默地说:“感谢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组委会和评委会,让我获得这个奖,最兴奋的在于‘青年’两个字。因为这几年我去学校开讲座,很多人打电话直接叫我‘田耳爷爷’。一边被叫爷爷,一边获得青年作家奖,还是很让人开心的。”

“写作给了我一个名正言顺的以思考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其次,我一直在写是因为我没有写出能终结自己写作的满意作品。我内心不是太关注著作等身的大作家,我最喜欢最仰慕的是那些已经写出了终结自己写作生涯作品的作家。我希望写出自己唯一的作品,所以我一直在写,获奖让我确信自己还一直走在要走的路上。我希望作品能够还原生活本身,写出一种粗粝的气象,毛边的质感。我感觉自己的这部作品完成度比较高,但是写得有些太老实,这个奖项让我肯定了自我的判断。这次获奖是我对自己青年时代煞有介事的告别,虽然我的内心,自认为是中年,希望以后不要油腻。”田耳说。

2

短篇小说奖主奖获得者张楚:

因获奖“感觉到甜蜜的悸动”

河神遇到少女,会发生什么故事?于是有了张楚获得短篇小说主奖的这篇《水仙》。怎样才能把乡村写得突出别致?《水仙》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现当代以来,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少,以致趋同,张楚的小说用奇幻的设定让小说脱颖而出。张楚说,获得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主奖,让自己在这个夏天“感觉到甜蜜的悸动。”

在获奖感言中,张楚表示,“非常荣幸能在步入中年的前一年获得‘华语青年作家奖’。青年写作,总要经历一个从自发性写作到自觉性写作的过程。青年写作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有丰富张扬的想象力,肆无忌惮的破坏力,鲜花绽放时的坦然。”

获得非虚构类主奖的是川籍作家王龙,他在《壮丽的荒芜事业》中,以一千年前王安石变法的启示为主题,书写了那一场变法中,王安石将国家民族责任扛在肩上的那一份初心。“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舍身求法,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扛在肩上。”王龙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成熟自如的语言,完成了这篇扎实的非虚构作品。在获奖感言中,他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以及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看法。

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评委评选结果

中篇小说

主奖: 田耳《一天》

提名奖:郝景芳《长生塔》

西元《黑镜子》

短篇小说

主奖: 张楚:《水仙》

提名奖:任晓雯:《别亦难》

董夏青青:《雪山倚空》

非虚构

主奖: 王龙:《壮丽的荒芜事业》

提名奖:朱朝敏:《大水天上来》

周芳:《重症病房里的生与死》

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评选过程介绍

2018年2月,活动在成都启动。

5月7日,15名青年作家组成的候选人名单和各自作品,在封面新闻上进行发布,并接受广大读者评鉴、投票。

5月15日晚6点,投票结束,15篇文章获得近50万阅读量,不少作家收获高达4万多的票数。

为保证评审的专业度和权威性,主办方邀请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程永新(《收获》杂志主编)、宗仁发(《作家》杂志主编)、穆涛《美文》杂志执行主编、梁平(《青年作家》杂志主编)等多位文学界资深人士担任评委,组成强大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投票产生最终的获奖名单。

李敬泽勉励青年写作者:

行走在广阔无垠的人民生活之中

在每年的华语青年作家奖的颁奖礼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都会以评委会主任身份,发表精彩的文学演讲。在2018年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上,李敬泽首先对评奖结果给予深入分析和肯定评价,进而对华语青年作家奖的理想宗旨进行阐述,最后他结合自己具体的体验和感悟,用诗化的语言,勉励青年写作者,要“行走在广阔无垠的人民生活之中”。李敬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大的雄辩水平,屡次让在场听众深深佩服。

李敬泽说:“(获奖)名单上有我不熟悉的写作者,这说明,这个奖有力地完成了它‘发现人’的功能。同时,我也看到了我熟悉的一些写作者的名字。他们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写作技艺,已经得到文坛充分的认可。尽管我对这些名字很熟悉,但是他们出现在这个名单的时候,除了完成它‘肯定人’的功能之外,也是在完成‘发现人’的功能。虽然,他们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识,但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陌生的名字。所以,当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对广大读者来说,依然是一次发现,而且是相当惊喜地发现。总之,祝贺所有的获奖者。”

李敬泽透露,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来四川,上一次是去宜宾。“那次在成都下了飞机,我坐车连夜赶往宜宾,汽车穿过成都,穿过茫茫的四川大地。我望着车外面的山,忽然就有特别强的感慨,中国真是大啊,中国是如此辽阔。那么多地方,很可能我们一生都还没来得及去过。在茫茫的丘陵和平原上,有着怎样的人群,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就想,对于一个中国写作者来说,体会中国的大,体会中国的辽阔,可能是我们毕生的功课。当杜甫说,行万里路,我想,他说的不仅仅是走多少路,他说的是,在大地上,在时代里,行走在山河之间,行走在广阔无垠的人民生活之中。”

李敬泽随后将思绪转到当下,“在我们的前方,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个路上,会有无数壮丽的风景,在前方等着我们。所以,在这里,我也非常愿意,代表华语青年作家奖评委会的主任,与我们所有的获奖青年作家,与所有的写作者共勉,让我们在这条路上,与我们伟大的时代和国家,一起向前走。”

专访《青年作家》杂志主编

梁平:

将持续关注更多的文坛新锐

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华语青年作家奖,得到文坛及广大读者的好评,有了持续的影响力。这个奖项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青年作家》主编梁平。

记者:华语青年作家奖已经来到第三届。作为该奖项主办方之一的《青年作家》主编、奖项专业评委之一,您总体有怎样的感想?

梁平:作为一个已经颁到第三届的文学奖项,华语青年作家奖一年比一年成熟,一年比一年更具有华语青年作家的代表性。它所评出来的青年作家和作品,都具有代表性。每年的华语青年作家奖,都是对过去一年的中国青年作家创作状态的一个检阅。

记者:从很多文坛人士的反馈来看,华语青年作家奖的口碑是非常赞的。大家一提到这个奖,都会评价说“这个奖很干净,很公正”。

梁平:这个奖,除了评委会主任恒定不变之外,其他专业评审的名单,都有一些随机的调整,这样在机制上,也更有助于奖项的公平。这些专业评审,在候选的作家中间,经过认真考量、比较,然后通过票决,再适当参考读者人气值,最终评定而出。每一个评审都是国内享有盛誉的作家、一线文学评论家,他们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都是秉公评审。能把这么多高水准的评审汇聚在一起,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每一届获奖者出来都是大家认可的,争议很少,公信力已经得到了确证。正因为这种积累的公信力,大家口碑形成的“干净、纯粹”,让我们更有动力。

记者:专业评审主任李敬泽先生说,华语青年作家奖的宗旨大概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肯定人”,还有一个是“发现人”。在未来的评奖思路上,您有怎样的观点?

梁平:华语青年作家奖,将会更侧重发现更多的文学新锐力量,评出更多的意外之喜。事实上,每次我们在衡量、鉴赏候选作家的时候,都发现很多作家的实力都很强,真的很难取舍。不过,这也恰好说明我们当下的青年作家的创作越来越有实力、越来越壮大了,这是可喜的好现象。

记者:接下来,华语青年作家奖将会有怎样的具体计划以及远景目标?

梁平:在具体的做法上来说,除了我们《青年作家》这个杂志的平台,我们计划还和全国其他的文学期刊多做一些互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年已经颁发到第三年。我们会一直把这个奖颁下去,真正让它成为扎根成都,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靓丽的文学名片,成为整个华语写作青春力量荟萃的一个大舞台。让这个奖真正成为中国文坛一个有标志性的、有公信力的文学奖。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张杰)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