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日前,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夺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此外,多名上海女生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评委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叹。
事实上,上海青少年在强手如林的“百人团”中占据接近了10%的名额。这与上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不无关系。
古诗文融入教材各个环节
据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飞介绍,2004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教材编写的结构化要求,其中文言课文篇目,四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20%,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约占40%。此外,上海通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系列教材,各区和学校层面也做了深入的探索实践,编写了大量的区本教材和校本教材。
在上海,结合各年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特点,学校课程目标各有不同。以长宁区为例,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朗读浅近的经典诗文,大致了解和领会作品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50篇;初中阶段要求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诗文;背诵优秀诗文100篇,并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理解作品内容,具有初步的质疑、鉴别和评价能力;高中阶段则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万字,自主梳理所获语言与文化知识;能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并联系实际进行专题研究。
古诗文教育“进”课堂与课外
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上海市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充分挖掘各学科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梳理形成了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段重点内容及教育水平描述表,着力引导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家国梦想教育、社会关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使广大学生有敬畏、能担当、讲节操、重坚守。
据介绍,自2002年以来,上海市已经连续开展了15届上海市中小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提高了广大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激发广大中学生和青少年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截至目前,总计超过200万名中学生参加了比赛。在本次《中国诗词大会》上海赛区的选拔中,就有30名中小学生是从上海市中小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脱颖而出的。
古诗文教育“质”比“量”重要
武亦姝的诗词储备量超过2000首,但非人人都要成为武亦姝。据武亦姝的语文老师、复旦附中的王希明表示,对于古诗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对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王希明说,“数量远不及深度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语文老师都表示,古诗文的学习在于积累,但不只是数量的积累。在嘉定一中,学校刊印了《感悟·认同·践行——民族精神教育古诗文读本》,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细分为“花草树木中的人格志趣、亭台楼阁中的文化底蕴、山水天地中的人文哲思、家园亲情中的故土情怀、家书传记中的传统美德、志士心声中的浩然正气”六个教育主题分年级学段实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诵读、记忆、赏析、理解与感悟中华优秀古诗文,将诗文从文字积累变为文学积累,进而积淀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积累。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刘轶琳)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