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中访在线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台 > 正文
日本:应对地震以“防”为主
2017年1月17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日本地震频发,却做到将地震伤亡降到全球较低水平,这跟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强密不可分。从家庭日常防震准备,到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再到强化建筑物抗震标准,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

不少日本家庭都配备了地震应急物品,包括一些水以及可长期保存的防灾食品。记者的几位日本朋友都表示,自己家里储备了防灾食品。新华社东京分社每位记者的房间都配备有一个防灾包,除了水和食品外,还有应急手电、手套以及防灾头盔等。

为了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东京都还向市民发放了《东京防灾》手册,共323页,详细介绍了应对地震的常识以及大地震后避难时的应对措施,图文并茂,极具可读性。

地震导致室内家具倾倒是致人死伤的重要因素,日本很注重房屋中家具的固定。记者曾在一个地震防灾产品展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地震防灾产品和办法,包括用一些特制的黏合剂固定花瓶等,用两端接触面较大的棒子在家具和屋顶之间撑住等。

记者在日本买过一个书柜,商品中就附带了一个防震带,可以用螺丝将书柜固定在墙体上,防患于未然。日本的不少房屋还设计有壁柜,以避免地震时衣柜倾倒砸伤人。

同时,日本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发生较大地震时,震度4以上(日本的最强震度为7)的地区居民可通过电视或手机等提早收到预警信息。

这一系统虽然也偶有误报,但总体上已日臻成熟。这要归功于遍布全国的超过800个高敏感度地震计。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但横波的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强,是导致建筑物受损的主要原因。日本2005年在全国完善和推广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一旦地震仪捕捉到震源传来的纵波,该系统能在3至5秒后发布地震速报。

2007年3月25日上午,日本气象厅通过这一系统发出紧急地震警报: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7.0级地震。警报发出后5秒,这一地区出现震感。这是日本气象厅首次通过“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正式发布地震预警。当年10月1日,日本正式在全国投入使用这一系统,使之成为全球首个较为成熟的地震预警系统。

日本地震多发,房屋抗震历来是高标准、严要求。

2016年4月,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损坏严重的房屋大多是抗震能力较差的老旧民宅,在位于震中的益城町,全毁的老旧民宅旁,矗立着毫发无损的新建住宅,让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益城町遭受了强震新建住宅还能毫发无损?这跟日本不断强化的建筑抗震标准有关。日本建筑物的抗震标准由《建筑基准法》和《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严格规定。按照规定,新建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只有设计符合该法的建筑才被允许建造。

对于早期建设的校舍等,日本政府进行彻底的耐震检查,并拨款对不符合新抗震标准的校舍进行耐震加固。记者女儿就读的小学教学楼就明显不同于一般住宅,墙体外可以看到呈网状结构的钢筋加固部分,这样可以保证大地震时校舍的安全,也可成为附近居民避难的“诺亚方舟”。

目前,日本建筑在抗震方面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耐震结构,二是制震结构,三是免震结构。

所谓耐震结构,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提高柱子和墙壁的强度和韧度,让建筑物总体经得住地震;至于制震结构和免震结构,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应对地震,以便在大地震时缓冲或者吸收地震的晃动影响。

高约634米的日本最高建筑“东京晴空塔”就采用了多种最新制震技术。高塔中心部分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圆柱和外围钢筋塔体在构造上是分离的,在发生地震和强风时可最大限度应对晃动。

此外,日本建筑在选材上也格外讲究,砖瓦在日本新式建筑上几乎已经找不到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整浇结构。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华义)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中访在线:华语世界互动新媒体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