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作为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国字号”重大人才工程,日前,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出炉。从教34年,石室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周昌鲜成为我省唯一一名入选的中学名师。和他一起位列名单的还有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川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以及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43人。
9月8日,在石室中学文庙校区,记者采访了周昌鲜老师。对自己的入围,周老师显得很平静:“万人计划选拔非常严格,我并没有想到会入选。作为石室中学这样的领军学校,我们时刻提醒着学生要走在前列,相对的,作为学生的老师,同样要起到引领和垂范的作用,为石室中学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奠基。”30余年从教生涯,不论是在不知名的乡村中学还是石室这样的国家级名校——做最好的老师,一直是周昌鲜不变的信条。
唯一:四川中学名师入选“万人计划”
2012年,经中央批准,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亦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万人计划”重点支持三类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将为这些人员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
万人计划的审批异常严格。从学校推荐、地方教育部门推荐再到国家评审,时间长达一年多。教学名师这个项目需要提交的材料将近十大类,从荣誉称号、承担课程、公益项目、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到教学改革项目、课程研发、教学方法、论文专著、教学获奖,再到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材料长达150多页。在8月底国家公示的第二批名单中,周昌鲜是教学名师类里,四川唯一一名普教教师。
为学:做最好的老师
周昌鲜的求学路有些坎坷。9岁母亲去世,家庭条件艰苦,周昌鲜却一心向学。在资阳下乡当知青的三年,他从小学教到初中,物理、化学、数学、甚至还有体育。1979年,为了准备高考,离家几十里的他,白天劳动,晚上借别人的课本复习,“那时候能考上专科就很开心了。”毕业后,周昌鲜回到老家教书,教初二、高一、高二三个年级,两年里,他把一个有的学生来了就哭,高中只有两年学制(而重点中学高中学制是三年)的学校教出了重点中学的水平。
“那时候,想考研没有机会,我就非常珍惜当老师的机会,立志做最好的老师。”80年代,一个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多块钱,周昌鲜就把一小半的钱拿来买书,只要有学术研究会,自费都要去。当过知青的他有一种特别坚韧的力量,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坚持到底。1987年,周昌鲜从四川省教育学院物理专业本科毕业,也就是他所在的班,后来出了将近10个特级教师。
“我们要求学生追求卓越,首先老师就要追求卓越。”2004年从西北中学调入石室中学后,周昌鲜一直在一线教学,他培养的学生超过2000人。担任中学物理竞赛培训老师的时间里,他培训的学生超过200人在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奖,有的学生因为获奖而直接进入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周老师还是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名师工作室周昌鲜工作室负责人。他曾经两度担任四川省高考命题组成员,五次参与四川省地方教材的编写,两度参与国家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和改写;他设计的《仿真设计性实验室》等课件被刻录成光盘全国发行。专利项目《高中物理实验总体研究》在全国推广……
为人:不争名利争公益
从教30多年,不争;评选特级教师,不争;评选“万人计划”也不争。
去年5月,当学校推举他作为四川省万人计划名师候选人时,周昌鲜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我已经是特级教师了,这个机会就留给别人吧。“在很多荣誉面前,面临着报与不报的选择,名利我选择不争,学术和公益要争。”
2000年,编写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周昌鲜争着去完成了相关编写任务。2016年8月,周昌鲜争着去做全国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选修1-1的主编,“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对青年老师是巨大的提升机会。我可以组织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和高水平的专家一起进行编写,帮助他们在博览国内外教材的同时,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把周昌鲜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实验辐射出去。
2008年汶川地震,周昌鲜组织优秀教师自发前往德阳灾区无偿讲学,在青川,他更是深入帐篷学校给灾区老师带去第一手教学经验,并现场为灾区学生上课。“公益之事,有机会就要争取。”他还是成都市教科院“微师培”项目物理学科的负责人,参与项目的老师每节课都要录制6-8分钟的教学视频,用以对2、3圈层物理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我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帮助更多的老师成长。”
周昌鲜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备“名师在线”的一个公益项目,希望集结一批名师,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我还想通过做微课的方式,让更多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教育。
授业:从讲原理到异想天开
现在,周昌鲜每周10节物理课,教2个班,还要对高一的学生进行高中物理竞赛的指导。
周老师的课有猜想,有原理阐释,有应用设计,更有异想天开。一节变压器结构的原理课,周老师先进行了教学定位:就是要展示教师的创新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为了一节课的教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是真正的用心在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升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中学教师的责任,如学生们就用刚学的无线传输电磁能量的知识去做了一个创新设计:能不能用无线的方式来输送电能,不仅学生对此设计进行了论证,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无线输送大量电能,所到之处,对人、动植物、环境等有没有伤害,是否有利于该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周老师还有一个爱好,研究从古到今的桥梁,也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在假期有意识的去研究桥梁,有的学生不仅对研究的桥梁做了理论分析、甚至有不少学生还将研究成果撰写成了论文。在中央电视一台举办的“异想天开”大赛,他指导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异想天开”大赛,其中的“纸桥”获得异想天开大奖;“筷子桥”获得最佳工艺奖;学生们围绕这两个课题撰写的论文也获得了公开发表。
传道:用屠呦呦激励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悟其道”是周昌鲜与学生关系的写照。在他看来,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要让学生信任老师、感受老师的言传身教,领悟老师的处事风范。
他和同学们谈创新、谈理想、谈责任。同学们的创新是什么?”周昌鲜回答道:“解决了自己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如果你是一个班上的值日生,你把黑板擦得比以前干净,你引导和督促同学保持教室、甚至校园的干净,因为每个学生都会做值日生,坚持下去,我们的教室像花园这种歌中情景就会成为常态;如果你是一个课代表,你是否引导和督促同学们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这些就是学生管理上的创新。
石室中学率先在全国开展领军人才培养,周昌鲜给予盛赞:“就学生个体而言,创新不是说马上就要有一个新发现、新发明,而是提升学业水平,培养创新素质,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石室中学的创新拔尖人才基地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周昌鲜和40多个学生组建了一个物理QQ群,他经常就一些社会热点和学生讨论,曾经一朝风光的高端川菜馆狮子楼为什么会关门?王宝强事件该怎么看?怎样看待屠呦呦终其一生研究,只能买半个客厅,而有的明星却轻松挣到上亿资产的问题。“有些明星的充实只是物质的充实,精神上却崩盘,而科学家的内心却是极其丰富和强大的。”“中国的科技前进,正是由这群内心丰富,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引领的。”
在周老师的微信订阅号里,政治、历史、经济、幽默、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五花八门,除了学科书籍,周末,他会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夏天去游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会约着夫人,到电影院看1-2场电影,“前段时间就看了《碟中谍5》。”
(来源:中访在线/作者:张静)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